夏学良

联系我们

姓名:夏学良
手机:15555001816
邮箱:15555001816@163.com
证号:13204201710605750
律所:振和律师事务所
地址:滁州市南谯区龙蟠大道九号金鹏九九广场8栋10F

首页: 律师文集 > 犯罪类型> 正文

犯罪类型

怎么判断是否过失犯罪

来源:滁州刑事律师   网址:http://www.jjxsbh.com/   时间:2021/6/22 10:29:09

一、怎么判断是否过失犯罪

可以预见到社会危险后果的发生,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造成社会危害的,属于过失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

3、单位过失犯罪。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

同时,过失犯罪有以下特征: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造成危害社会危害后果的发生,就是过失犯罪。而刑法有规定的,过失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

电话联系

  • 15555001816